吃不胖的免疫力飲食法:吃對食物╳調整腸道╳168斷食法,一定健康瘦下來 | 拾書所

吃不胖的免疫力飲食法:吃對食物╳調整腸道╳168斷食法,一定健康瘦下來

$ 240 元 原價 240
內容簡介



四個月甩掉十四公斤,身材、體力大恢復!

減肥成功的關鍵,在於你的腸內環境和荷爾蒙!
由日本直腸外科醫師、知名醫學YouTuber石黑醫師告訴你,
透過調整飲食與整腸,不僅能變瘦還能提升免疫力!


★肥胖・代謝症候群No.1
★老化、自然治癒力・免疫力No.2
★日本亞馬遜讀者4.5顆星好評推薦


現代人因為生活或工作壓力大,加上飲食時間不正常,不僅體重不斷增加,體態發福外,甚至每天都覺得無比疲累,睡也睡不飽。由於身材完全走樣,因此許多人會嘗試坊間盛行的最新減肥法,但大部分的方法只能短時間維持,往往不久後又會復胖,身體狀況反而越變越差,到頭來真是白忙一場。

肥胖是體內慢性發炎的徵兆,特別是進入中年後,腰圍越來越寬,有消不下去的大肚子,這便會提高未來罹癌與罹患失智症的機率。想要變瘦變健康,就先從整腸開始。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也是影響荷爾蒙的關鍵。透過飲食來改善腸道過勞、腸漏的症狀,讓身體機能回復正常運作,就能有效瘦身,更能變得身強體壯。

本書內容皆由作者親身實證,並經過嚴謹的醫學研究證實有效,透過6種提升免疫力的食材,加上間歇性斷食與改善腸道環境的三大步驟,若能按照書中指示實行,一定都能看得見效果。從一般人都能簡單做得到的改善飲食習慣著手,不但可以獲得健康提高免疫力,還能減肥成功而不再復胖!


本書重點:
1. 精選6種提高免疫力的食材:大蒜、薑、菇類、蘋果醋、綠茶、薑黃茶拿鐵。
2. 慢性發炎是肥胖與免疫力降低的主要原因,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是:感覺最近身材是否變胖,而且很難瘦下來。如果有,代表你有內臟脂肪囤積的狀況,該要特別留意了!
3. 採行間歇性斷食,每天讓腸道休息16個小時,就能讓腸道做好自我修復。
4. 改善腸內發炎的症狀,需要從多攝取膳食纖維和節食雙管齊下。
5. 改善腸道環境的三步驟:重整(Reset)→重建(Rebuild)→重植(Reinoculate),經由二十八天為一週期,回復腸道的正常運作。


活力推薦
Iris 艾莉絲‧有溫度的生活實驗家

作者簡介


作者簡介

石黑成治(Ishiguro Seiji)

  消化外科醫師、健康教練。

  一九七三年生於名古屋市,一九九七年畢業於名古屋大學醫學系。曾在日本國立癌研究中心中央醫院接受大腸癌外科治療的訓練。任職於名古屋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、愛知縣癌症中心中央醫院、愛知醫科大學醫院等單位。二〇一八年起以健康教練的身分開始推廣預防醫學。為了普及改善腸內環境和不依賴藥物的健康法,透過電子雜誌、YouTube、Instagram和Facebook等媒介,分享容易理解的知識和資訊。目前YouTube上的Dr.Ishiguro頻道,訂閱人數已達12萬多人(二〇二一年二月為止)。

譯者簡介

林巍翰

  畢業於清華大學和關西外國語專門學校。赴日留學工作數年後於二〇一七年返台。以日語筆譯為志業,目前已出版譯作十餘本,領域涵蓋人文史地、心理勵志和科普類書籍。希望自己的譯作能為讀者提供更良好的閱讀體驗,成為中文世界值得信賴的日文譯者。






內容目錄


目錄
利用常見的6種食材來提高免疫力
前言 為什麼肥胖會使身體變差?

第一章 吃的正確,才能健康瘦又不復胖
1.節食讓我有好氣色,還在四個月內減重十四公斤
2.顛覆醫師三觀的生酮飲食,攝取過多熱量居然還能瘦下來?!
P 每天攝取超過三千大卡,一個月後竟能減輕五公斤
3.一定要限制醣的攝取量嗎?
P 嚴格控制卡路里和醣類,可能會危及生命
4.為什麼減少卡路里攝取,還是瘦不下來?
P 限制卡路里攝取,反而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
5.為什麼做運動,還是瘦不下來?
P 就算努力運動,一年也只會瘦下一到兩公斤
P「犒賞自己一下」是甜蜜的陷阱
6.就算瘦下來,仍得面對復胖的惡性循環
P身體具有體重恆定機制
7.肥胖代表身體正處於異常狀態中,絕不可輕忽
P 脂肪會使身體缺氧
P 出現大肚腩,老後請看護
8.二十幾歲身材就走樣,當心失智症找上門
9.健康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
P身體由你每天的生活塑造而成
10.瘦下來並非終點
P 現在吃什麼,將決定一年後、甚至十年後的你

第二章 身體是由你吃的食物所構成
1.腸道的價值,連外科醫師都不知道
P 腸道掌握了七成的免疫機能
P大腸是腸道菌的家
2.身體是由你吃的食物所構成
P 腸道的強大作用,來自於住在裡面的腸道菌
3.腸道也是免疫器官
4.腸道菌為我們的健康把關
P 只要連續四天飲食不正常,就會影響腸道菌
5.腸道菌的組成是可以改變的
P 抗生素對腸道菌可能會造成無法修復的傷害
6.腸道菌會影響身體代謝功能
P 抗生素在不知不覺中會進入體內
7.肥胖者與纖瘦者的差別,和腸道菌的比例有關?!
P 解決腸道發炎,才是瘦下來的關鍵
8.腸道菌紊亂和腸漏症會讓人飲食過量
P 高脂飲食會讓引起發炎症狀的細菌增生
9.「腸腦軸線」──腸道會和大腦對話
P 腸道菌出問題,大腦機能也會受影響
10.改善腸道狀況,就能減掉內臟脂肪

第三章 瘦不下來,原因就出在激素異常
1.吃太多加工食品,對健康有害無益
P 鋅不足會增加生病的風險
P 外食生活引發體內激素異常
2.激素會造成體內堆積脂肪
P 為什麼胰島素會讓人變胖?
3.胰島素抗性會使血糖值變動劇烈
P 低血糖讓人「吃完飯後就想睡」、「用完餐了還想再吃」
4.胰島素抗性會引發代謝症候群
P 纖瘦者也可能有胰島素抗性的問題
5.改善胰島素抗性可從控制腸道菌做起?!
P 用別人的糞便可以改變腸道菌嗎?
6.吃了「好糞便」就能瘦下來嗎?
P 暫時好轉,也無法從根本讓腸道變健康
7.瘦素和食慾及免疫力都有關
P 瘦素過多,就無法發揮作用
P 瘦素抗性會引起發炎和免疫力低下
8.肥胖是體內激素異常所致
P 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吃早餐
P 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體內激素混亂,身體出現異狀
9.如何改善激素異常的狀況?
P 斷食的成功關鍵
P 成功斷醣的理想食材
10.想斷食,就是現在!
P 持續間歇性斷食的好處多多

第四章 提升免疫力的生活習慣,能讓身體煥然一新
1.免疫力是由腸道菌來決定
P 腸道菌是免疫力的好夥伴
2.腸道的起點是口腔
P 口腔內約有七百多種細菌
P 想要改善腸內環境,就從口腔開始
3.藉由複合位移運動(MMC)來清潔腸內環境
P 缺少洗淨的時間,才會讓肚子不舒服
4.維生素C是啟動免疫力的關鍵
P 感冒要吃奇異果
P 維生素C能對抗氧化壓力
5.維生素D可增加對傳染病的抵抗力
P 缺乏維生素D,容易導致重症
P 做日光浴可有效獲得維生素D
P 維生素D是萬能維生素
6.微量金屬鋅有消滅病毒功效
P 鋅可以啟動免疫反應,讓感冒快快好
P 嗜好杯中物的人容易缺乏鋅
P 感冒初期多補充鋅,可以改善症狀
7.培養運動習慣,就可克服感冒
P 想改善慢性發炎,就要定期運動
P 持續一小時以上的激烈運動對身體有害
8.好好睡一覺
P 睡眠時會排出引發阿茲海默症的腦內廢棄物
P 睡眠時間和感染傳染病風險的關聯性
P如果睡眠不足,可以藉由補眠抑制發炎
P 身體發熱是免疫系統正在發揮作用的證據
9.褪黑激素是最厲害的增強免疫力物質
P 強大的「吸血鬼激素」,遇光則效果不彰

第五章 養成「腸活」好習慣,活得美麗又健康
1.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
P 先改善生活習慣,才能有效改善腸道健康
2. 如何才能養成習慣?
P「每天持之以恒」比「做了多少」更重要
P 迎接改變的第一步
3.飲食習慣化之一:斷醣
P 讓身體回復到能大量使用醣的狀態
P 脫離「醣中毒」
4.飲食習慣化之二:攝取優質脂類
P 要杜絕劣質脂質,最好減少外食次數
P 選擇優質脂類才能避免慢性發炎與身材走樣
5.養成間歇性斷食的習慣,只需二十八天
P 先改善胰島素抗性,才能有效燃脂
P 間歇性斷食是最容易持續的斷食法
6.實行間歇性斷食的方法
P 第一週(一至七天)
P 第二週以後(八至二十八天)
7.確實養成運動習慣
P 創造能強迫自己運動的環境
P 設定最終希望達成的目標
8.改善腸內環境的3R
P 第一步:重整(Reset)
9.打造一個好菌的家
P 第二步:重建(Rebuild)
P 第三步:重植(Reinoculate)
10.堅持一輩子的健康習慣
P 只要持之以恆,身體渴望的東西也會改變
P 享受沒有壓力又自在的生活

結語 健康不平等的時代已經到來
參考文獻







ISBN: 9789571387116

Brand Slider